第407章 壮胆(2 / 2)

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3643 字 1个月前

;;;;“李先生,这是?”

;;;;“哈哈。”

;;;;李白笑而不答,带着薛岿走进后院。

;;;;当即有人迎上前,一脸严肃地道:“先生真不能再随意带人过来了,万一暴露了……”

;;;;“不会的,你们的人都看着我。”李白递过一个酒囊,“来,喝几口酒,消消气,哦,这是雁门将士,薛岿。”

;;;;薛岿连忙抱拳,却迎到了一道诧异的目光。

;;;;“你就是薛岿?”

;;;;“我、我是名叫薛岿。”薛岿挠了挠头,感觉对方好像认得哪个薛岿,于是小声又道:“可我应该不是阁下知道的那个薛岿。”

;;;;“薛灵的儿子?”

;;;;“我……”

;;;;薛岿大惊,下意识退了两步,转头寻找着后门。

;;;;他身上已无分文,却没想到在这时节还遇到阿爷的债主,倘若对方要把自己交出去抵债,倒不如先逃了。

;;;;恰此时,有人从前堂赶了过来,道:“百户,有消息,私下向你说吧?”

;;;;“说吧,都是自己人。”

;;;;薛岿正准备逃,听得这“自己人”三字,不由一愣。

;;;;“北边有消息,王将军正从飞孤塞绕过来,需我们配合……”

;;;;

;;;;天空中已甚少再听到雁鸣,雁门山顶上的积雪已经化去。

;;;;春日将要过去了。

;;;;而在骊山,西绣岭下则完全是另一番风景。

;;;;梨花开得正盛,歌声、曲声在梨树下响起,美人长裙招摇,比梨花还美。

;;;;华清宫外的椒园则是一片安静。

;;;;花椒通常是在夏末秋初成熟,因此这个季节是不会有人过问椒园的。

;;;;但,这日却是个特例,有龙武军的士卒突如其来地撞开了椒园的门,飞快地冲了进去,甚至把珍贵的花椒树枝都踩踏了一些。

;;;;“大胆!”有管理椒园的老宦官赶了出来,怒叱道:“你们可知此处是何……”

;;;;话到一半,他见到了来者当中为首的一人,连忙跑下台阶,问道:“陈大将军,你怎来了?”

;;;;陈玄礼大步而上,揽过老宦官的肩,俯到其耳边,低声问道:“那人呢?”

;;;;“在的。”

;;;;“真的?”

;;;;“正因他在,老奴方才还误以为是谁要来劫他。”

;;;;“带我去。”

;;;;椒园很大,那一排排的花椒树价值不菲,像是形成了一道道城墙,连陈玄礼也不敢直接劈踏过去。他们只能大步而行,一直走到了椒园深处。

;;;;路上,有两处地方都有守卫,防备十分森严。

;;;;前方终于有了一排屋舍,陈玄礼大步上前,站在窗外往里看去,看到屏风后隐约有个长发长须的高大男子。

;;;;他稍稍松了一口气,道:“你们都下去吧。”

;;;;随后,他推开门,走进了屋舍,嘴里道:“阿训,圣人让我来看看你……”

;;;;屋中的男子正在吃着东西,闻言埋下了头,陈玄礼伸手拍在他的肩上,将他扳了过来。

;;;;只一眼,他惊愕了一下,瞳孔收缩,透出无比凝重的寒意。

;;;;眼前这人他认得,不是王忠嗣,而是龙武军去岁捉拿的一个死囚。

;;;;“出大事了。”陈玄礼喃喃道。

;;;;“嘿。”

;;;;眼前的死囚咧嘴讥笑,显出满口的黑牙。

;;;;出的事再大,他也只需要出一条命、一颗脑袋,值。

;;;;

;;;;短短半个时辰之后,第一名信使已奔出了华清宫。

;;;;李隆基站在降圣观中,手持千里镜看去,可以看到那信使不停鞭策着跨下骏马,狂奔而去,像一颗流星一般。

;;;;镜头一转,能看到十里外的驿站,很快,他便看到第二名信使接了中旨,飞奔而去,可谓是“一驿过一驿,驿骑如星流”。

;;;;再远便看不到了,李隆基遂放下千里镜,显出眼中那无比阴狠的神情。

;;;;“千防万防,王忠嗣还是反了。”

;;;;其实他早就预感到的,很多年以前,当那个养子灭了突厥,他便第一次设想过倘若其人要造反会是如何。之后许多次,是因为亲手养育带来的情义,使得他放过了对方。

;;;;可惜,还是该杀。

;;;;这是李隆基收到消息,确认过王忠嗣真的逃出了椒园的第一反应。

;;;;他登得最高,手持千里镜看得最远,自然是一眼就看到了真相。

;;;;很快,第二道中旨、第三道中旨……越来越多的旨意传出,飞驰各方。

;;;;当今大唐盛世,天下间有一千六百多个驿站,驿兵一万七千余人,另有驿隶两万余人。

;;;;唐律对他们甚是严苛,凡耽误行期,应遣而不遣者,杖一百;文书晚到一日杖八十,两日加倍,以此类推。平常时节还好,而一旦有军情,不论是寒风凛冽,烈日当空,或是倾盆大雨,他们都得背上文书袋,奔在送信的路上。

;;;;通往各个要地的路上,往往每隔十里到三十里就有驿站,一旦公文上写“马上飞递”字样,则是要求一天至少递出一百八十里,再快些则日驰三百里,最快为五百里。

;;;;“五百里加急!”

;;;;这一天里,这句话不知被喊了多少遍,上午时喊声还出现在骊山,日落之前竟已到了黄河边,等到次日上午,河东道河中府绛州闻喜驿的驿使已接了公文袋,沿汾狂奔。

;;;;第三日上午,公文袋到了晋州汾西驿,第四日中午,它竟已出现在了太原城内。

;;;;“太原府,河东节度副使、太原尹杨光翙以下诸官员接旨!”

;;;;衙署之中登时一片大乱,诸官员们纷纷赶到,把脑袋凑上前去,小心地打开了公文袋,取出密封的公文,展开来。

;;;;一道最为明确的命令便出现在了他们眼前。

;;;;“押王忠嗣回京,若敢反抗,立斩不饶。”

;;;;

;;;;石岭关。

;;;;“五百里加急!杨府尹可在?!”

;;;;喊声传入城楼,杨光翙蹑手蹑脚地起身,从窗户边的缝隙往外看去,只见两个看守他的军士正蹲在门外吃胡饼。

;;;;从这里能够看到关城内的情形,他看到有官员被放进城中。

;;;;朝廷的消息到了,还真是快。

;;;;杨光翙眼珠转动,准备回到榻上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,“吱呀”一声,身后的门已经被打开了,有人一把拉住他的衣领。

;;;;“来吧你!”

;;;;很快,杨光翙便被提到了城楼中的大堂上,只见过来传话的官员与驿使正跪在地上,瑟瑟发抖。

;;;;“你们也是傻,什么差事都敢接。”

;;;;杨光翙路过他们时,忍不住踢了那官员一脚,以示对薛白的忠心。

;;;;目光偷瞥,王忠嗣手里正拿着一封文书在看,身上带着可怕的气场。

;;;;薛白道:“猜到那是什么了吗?”

;;;;“不……不是很确定。”

;;;;薛白遂从王忠嗣手中接过那纸文书,丢在杨光翙面前。

;;;;杨光翙一看,虽不出所料,却故作大惊失色,忙道:“这绝不是我告的状,我是禀奏安禄山反了!”

;;;;“知道让你来做什么吗?”

;;;;“我一定稳住局面。”杨光翙心中暗想,倘若能借此事回到太原城,安全能更有保障,当即大表忠心,道:“我一定稳住太原府官员,哦,还有天兵军,一定稳住。”

;;;;“倒不傻。”

;;;;“那我回太原……”

;;;;薛白听着笑了笑,杨光翙吓得连忙住嘴,不知所措。

;;;;“去吧,我派人送你去。”薛白却还是做了安排,道:“刁丙,你带人随杨府尹走一趟,保护好他。”

;;;;“郎君放心,我懂怎么做。”

;;;;薛白做这些安排时,王忠嗣并不过问,直到旁人都退下了,他才问道:“还能拖多久。”

;;;;“也许圣人有十二道金牌呢。”薛白开了个自己才懂的玩笑,才道:“眼下还能瞒着士卒们,但只怕要不了几天,军心就要乱了。”

;;;;“你说过,之所以一次次救我,是不希望让安禄山得了河东。”

;;;;“是啊,眼下就看王节帅大展神通了。”

;;;;王忠嗣没了往日的自信,道:“我怕万一辜负了你的厚望。”

;;;;虽说圣人的反应是他早就料到的,可心里的失望却还是让他难以避免地受到了打击。

;;;;薛白想安慰王忠嗣,但分析不出什么更有用的东西来,干脆随口说道:“一直以来,我保河东的办法就是救你,知道为何吗?”

;;;;“大唐名将不知凡几,我已经不堪用了。”

;;;;“但我听过一句话。”薛白道,“那句话是‘只要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在,安禄山必不敢反’。”

;;;;王忠嗣轻呵了一声,连他都不明白薛白对他的信心是从何而来的,心中暗忖自己早已经不是什么四镇节度使了,那是圣人给的,圣人也能收回去。

;;;;可他还是只能振作起来,想了想,道:“还有烟花吗,今夜就点起来。”

;;;;“给王难得信号?”

;;;;王忠嗣起身,戴上头盔,看向薛白,笑问道:“你是这么想的?”

;;;;“不是吗?”

;;;;“安禄山也会这般想。”

;;;;王忠嗣说着,出了城楼,走到墙垛边眺望着安禄山的营地,在那里有八千曳落河,以及更多的壮士。

;;;;至于他,麾下已没有那么多的将士了,连天兵军也有背离他的可能。

;;;;他问自己到时还剩下什么,大概是一颗忠心、一颗壮胆。

;;;;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