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9章 去留(2 / 2)

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4000 字 3个月前

;;;;这便是荔非元礼所谓完璧归赵的“完璧”了。

;;;;每次见她,薛白都有些头疼,他是真打算放了她,却没想到荔非元礼会错了他的意,又将她掳了回来。

;;;;……

;;;;一双白皙娇嫩的手拧着布,在水盆上拧出一连串的黑水,滴滴嗒嗒。

;;;;娜兰贞跪坐在地上,抬头看了薛白一眼,只见他和衣躺在榻上,不知在想什么,身旁两个凶恶的护卫正盯着他。

;;;;她眼眸闪动,想了想,道:“原来你是想霸占我,才在名义上把我放了,再让人悄悄把我掳回来。”

;;;;薛白没理她。

;;;;娜兰贞等了一会,又道:“我服气了,我被你骗了,被你利用,又害死了许多吐蕃勇士。但,我的父王说过,想要执掌权力,就要抛弃所有的情绪,只看利益。我想过,也许你说的对,我们有合作的可能。”

;;;;薛白这才开口,道:“你不是宁死也不被我利用吗?”

;;;;“我承认你是强者。”娜兰贞其实还有些不服气,说这话的时候扁了扁嘴。

;;;;但她想到了金沙江畔,唐军忽然半渡而击把吐蕃军杀得溃不成军的惨状,还是低下了高傲的头颅。

;;;;“我没用,空有野心,没有实力,只会一次次害死我的勇士与子民。我恨你,但我不该恨你,我该恨自己太弱了。”

;;;;薛白转过头,看了她一眼,这才有些刮目相看。

;;;;可惜,是个女子。若是个吐蕃王子,就更有用了。

;;;;娜兰贞感受到了薛白的目光,心中犹豫着,最后咬了咬牙,咽下那股不甘的怨恨,道:“我想……想拜你为师。”

;;;;她真的很恨薛白,却也很想学会他的本事,直到她忽然想明白,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。

;;;;“你是我的俘虏。”

;;;;“俘虏能干的活我都能干,我是吐蕃公主,我的身份对你一定有用,否则你早就杀我了。”

;;;;薛白不以为然,道:“一个俘虏,没资格提要求。”

;;;;娜兰贞被他冷峻的语气所慑,还想请求,但不知说什么才好。

;;;;薛白想了想,想到原本历史上安史之乱后长安被吐蕃反复蹂躏,哪怕他有心阻止安史之乱,也该早做准备。再想到吐蕃那边也是内乱将起,苏毗部叛乱在即,终是要有个契机来插手吐蕃内乱。

;;;;就好比,何家村窖藏据说便有可能是吐蕃扶立的一个唐皇帝留下的,那为何不能反过来呢?

;;;;勉强试试看吧。

;;;;他遂坐起身,招手,让娜兰贞上前,道:“你该想办法说服我,但你能给我什么?比如,若你当了吐蕃的女王,能臣服于大唐吗?”

;;;;娜兰贞惊愣住了,瞪大了眼,傻傻看着他。

;;;;“什么?”

;;;;“你连这都不愿意,还想拜我为师?”薛白转向刁丙,吩咐道:“把她带出去做杂活。”

;;;;“武……武则天那样的女王吗?我从没想过……也不会出卖吐蕃,只为自己的权力。”

;;;;娜兰贞还没完全回过神来,这般说了一句。

;;;;她怕被带出去,连忙又道:“可我现在就算答应你,也是骗你。”

;;;;薛白道:“连骗人都不会,你以后也不能对我有用。”

;;;;娜兰贞眼看着刁丙走过来,绕着桌子小跑到另一边,冲薛白问道:“那……我若答应了,就可以拜你为师吗?”

;;;;“学好汉话再说。”

;;;;“真的?”

;;;;娜兰贞没想到薛白真能给她一次机会,吃惊之下,反而不知如何是好,这才肯老实被带了出去。

;;;;而薛白这个姚州司马一上任,除了民生事务之外,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姚州城设了一个学堂,聘请了一些识字的先生,专教人说话识字。

;;;;娜兰贞也被丢到了这个学堂。

;;;;转眼,腊月将要过去,年节将至。朝廷的旨意与第一批的赏赐也到了,命鲜于仲通暂时镇守云南,迁王忠嗣为兵部尚书,立即回朝,至于南征的诸将士,献俘之后另有封赏。

;;;;旨意里没有提到薛白的升迁,他要在姚州过年了。

;;;;腊月三十,一封从益州来的信递到了薛白面前,竟又是杨暄写来的。

;;;;薛白拆信只看了几眼,脸上浮起哭笑不得之色。

;;;;杨暄来信是为了邀功,扬言他为薛白报功一事出了大力气,一定会给薛白谋个好官职,以全朋友之义。之后提到了几件小事,杨暄没想到还得回长安过年节,十分烦恼。寄信到姚州也不易,好在他聪明,这次没有托军中驿马,而是托了商旅。

;;;;就这么一封文字朴实无华、内容琐碎无聊的信,薛白却从中看出了很多东西。

;;;;比如,杨国忠匆匆回长安了,且是临时决定的,就连裴柔“梦中有孕”,这位国舅都没想着要回去,那是出了何事能让他突然改变计划在年节前奔回长安?

;;;;再比如,杨国忠是禁止杨暄写信到姚州来的,还是杨暄思维异于常人,不太受控制才有了这封信,原本说好立了功一起回长安,那为什么杨国忠要隐瞒消息,独自赶回长安?

;;;;这些都不难猜,薛白早就得到了消息,无非是因为李林甫病重了。

;;;;除了杜妗早就来信告知之外,不久前,薛白还收到了李岫的来信,问他杨国忠若在南诏一事上犯下大罪他是否会回护,却绝口不提调他回朝,显然是要他先表态。

;;;;朝堂上显然又要有一轮腥风血雨,这次,他们大概想把薛白排除在外。

;;;;为了随征而自请为姚州司马,现在功劳捞足了,若不能回长安,便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味。

;;;;

;;;;这日既是大年三十,崔光远设了家宴,邀薛白一起过年节。

;;;;他知道薛白不擅饮酒,只备了一壶清酒,给薛白倒两杯,自己喝一壶。

;;;;“有桩好消息。”崔光远提了一杯,道:“年节之前,我迁云南太守的旨意已经到了。”

;;;;“如此,恭喜崔太守了,可喜可贺。”

;;;;薛白酒量虽差,喝酒却很痛快,听闻好消息,举杯一饮而尽。他还是豪爽的,只是不能豪爽太多次而已。

;;;;“说来,还得谢你。”崔光远道:“若非在兵部之时,我见你不凡,决定与你一道南下,也捞不到这样的功劳。”

;;;;“是太守九死一生,奋力搏得的。”薛白道:“龙尾关一战,太守力战鲜于仲通,非常人所为,立非常之功。”

;;;;崔光远连忙摆手,沉吟道:“我原本想着立了功劳,再寻机回朝,盼有生之年谋一紫袍。”

;;;;薛白听了“原本”二字,知他心意有了变化,静待下文。

;;;;崔光远思虑着,缓缓道:“可几日在姚州,我忽然想到,在此,才能为大唐开疆拓土,那我又何必回朝中营营苟苟呢?”

;;;;说着,他饮了一杯酒,砸吧着,笑道:“薛郎是聪明人,给我出出主意。”

;;;;薛白道:“我在偃师任过县尉,那是畿县,县尉比这姚州都督府宽阔三倍不止。在姚州,连多凑出一床柔软的被褥都难,更别说瘴气丛生。崔公是世家子弟,真待得惯吗?”

;;;;崔光远想了想,缓缓点头,道:“不怕你笑话,说句心里话吧,在云南当主官比在兵部当郎中,爽利得多。”

;;;;“也是。”

;;;;薛白能理解。

;;;;毕竟是云南一郡太守,土皇帝一般的存在,近来诸部酋长对崔光远的讨好,他这个司马也能感受得到。

;;;;相比而言,崔光远行事就比李岫果断得多,想到要随军南下,当机立断就随军。甫一感受到云南太守的权柄,当即就决定留下。

;;;;薛白又陪着饮了一杯,有了些醉意。

;;;;他心里想到,自己呢?一年又要过去了,命运还是掌握在皇帝、重臣们手里,还得挖空心思在他们之间转圜,他们若不答应,自己就不能回长安了。

;;;;大不了便不回了,如崔光远一般,留在云南,作一方诸候。来年收服六诏、统帅爨人、兵逼吐蕃,待到大乱一起,从云南挥师北上。

;;;;安禄山当得东平郡王,他大可谋一个实际上的西平郡王……

;;;;离开崔光远的院落之时,被风一吹,薛白酒醒了几分,脑子清醒起来,又想到西平郡王好当,要阻止国势倾颓却难。

;;;;再转头一看,一间庑房中亮着烛光,里面传来娜兰贞带着浓厚口音的读书声。

;;;;“子曰,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……”

;;;;薛白正要走开,却忽然在这大年夜里起了促狭之意,推门进了这间屋子。

;;;;娜兰贞吓了一跳,手捂在胸前,警惕道:“你做什么?”

;;;;“开诚布公吧,吐蕃既愿意扶持阁罗凤为南诏王,可愿换一个云南王扶持?”

;;;;“谁?”

;;;;“我。”

;;;;“你?”

;;;;“不能吗?”薛白道:“我是姚州司马,云南郡中一只手数得过来的高官。”

;;;;“你……也打算自立?”

;;;;薛白笑了笑,晃着脑袋,道:“也许吧,当个平西王也不错。”

;;;;娜兰贞一愣,目光看去,见薛白英俊的脸颊上泛着酡红之色,试探地问道:“你喝醉了?”

;;;;薛白不再回答她,脚步踉跄,往外走去。

;;;;娜兰贞连忙起身,追上几步,看着他的背影,眼神闪动,心中已浮起了更多的期盼。

;;;;“他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。”

;;;;薛白没有回头,但能听出娜兰贞一直没有关门……她果然还是好骗的。

;;;;但再仔细一想,王忠嗣一走,再有吐蕃支持,他若要背叛大唐,似乎真是一件不太难的事。

;;;;

;;;;朔方。

;;;;腊月三十,北风凛冽。

;;;;阿布思却没感受到什么年节的气氛。

;;;;他手里拿着一封诏书,走进了营帐中,只见他的几个心腹部将正在烤火、饮酒。

;;;;“叶护,喝一杯吧,马上就是年节了。”

;;;;阿布思点点头,接过酒囊,狠狠饮了一口。

;;;;他归顺大唐以后,每次族人再叫他“叶护”,他都会纠正他们叫“节帅”,哪怕叫“奉信郡王”也是圣人赏封的名号。

;;;;今夜他却坦然接受了这一声“叶护”,眼中神色闪动,叹道:“哥解死了,被安禄山杀了。”

;;;;“什么?!”

;;;;阿布思声音低沉,道:“朝廷还要把我调到范阳,在安禄山麾下为节度副使,这是想要逼死我。”

;;;;“啖狗肠,我看这圣人是越老越昏头了!”

;;;;“叶护,回草原吧?我受够了这些鸟气了……”

;;;;阿布思掀着帐帘往外看了看,不见有旁人来,放心不少。

;;;;他没想到族人们还是这么支持他,心中有了暖意,沉吟着开口道:“我若去范阳,必死无疑。被逼到这一步,我想来想去,不如……叛了大唐?”

;;;;原本是试探的一问,部将们的回应却很热烈。

;;;;“好,叛了!”

;;;;“叛了!”

;;;;阿布思眼睛一亮,长舒一口气,心中块垒尽去,恢复了草原雄鹰的豪气。

;;;;“好,去他娘的‘李献忠’,我们叛了,杀回草原!”

;;;;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