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0章 回门(2 / 2)

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3866 字 3个月前

;;;;“没有人能取代本相。”李林甫自语着,忽然看向李屿,怒叱道:“陈希烈,休当本相不知道你在想什么?!”

;;;;

;;;;薛宅。

;;;;李腾空找不到别的借口过来,只好说昨日来赴宴掉了一支簪子,虽说她从来不戴簪子。

;;;;她被迎到前堂坐下,一路上看着,宅院中喜庆的装饰还没有撤下来,仆婢们也都有封赏,喜气洋洋的。

;;;;“腾空子。”

;;;;永儿从后堂赶过来,匆匆行了一礼,道:“娘子请腾空子到屋内说话。”

;;;;李腾空之前去颜宅见颜嫣,确实是常到她闺房说话的,但如今情形显然不同了。

;;;;“这……是否不妥当?”

;;;;“娘子昨夜睡得晚,今早起来便有些不舒服,一直赖着,想请腾空子把把脉。”

;;;;李腾空不由想到,李十一娘问她的那句“嫉妒吗”,心头有些酸楚。

;;;;她阿爷气量狭小,因此她一直警惕不能学着嫉妒,偏今日要跑到人家新婚夫妻的家里来,哪怕再超然物外,这对道心也是个极大的考验。

;;;;“薛郎……在吗?”

;;;;“郎君上午已出门了。”

;;;;李腾空这才跟着进了正屋,绕过屏风,只见颜嫣正半倚在榻上看故事。

;;;;她不自觉地总是打量着颜嫣的神情,想看出些端倪好知晓她与薛白如何了,同时却又明白万不该去在意这些。

;;;;“来,给你把脉。”

;;;;“腾空子,我与你说。”颜嫣却是招呼她在榻边坐下,附在她耳边小声道:“我没有不舒服,而是出嫁了就没人能管教我了,想要试试赖床,所以骗永儿说不舒服。”

;;;;李腾空听了一愣,默默看着颜嫣,心想,该是有些羡慕的吧,什么也不愁,轻而易举地就嫁了薛白。

;;;;正想着,颜嫣已拉过她的手,小声道:“我一直有话想与你说,你给我治病,我却……”

;;;;李腾空笑了笑,柔声道:“没事的,不说了。”

;;;;她知道颜嫣想说什么但不管有没有颜嫣,她都是嫁不了薛白的。

;;;;“你为何不开心?”

;;;;“家中有些事。”李腾空道:“你在看什么故事?”

;;;;“东市买的,有人续写《西游记》,我也刚开始看,一起看。”

;;;;“好。”

;;;;李腾空想着等薛白回来,转告了那些话,往后她便不再掺和那些俗事了,累了,懒得理会勾心斗角了。

;;;;耳边听着颜嫣嘀嘀咕咕地说着故事,李腾空不知不觉睡了过去。

;;;;身下是崭新的丝制被褥,厚实而柔软,这一觉她睡得很沉。

;;;;……

;;;;再醒来时已是傍晚,颜嫣也已睡着了,李腾空看着她嫩嫩的脸,愈觉得羡慕,忽听得门外永儿唤了一声“郎君”。

;;;;她连忙起身,才掀被子,便见薛白站在那儿。

;;;;两人目光对视,愣了许久。

;;;;

;;;;三日后,薛白带着颜嫣回门。

;;;;出门时他们看到隔壁的院落正在修整,那边原本是空置的,如今想必是主人回来了,或是卖出去了。

;;;;“待有空了,我也得拜访一下邻里吧?”颜嫣问道,“你初次来我家,就是刚搬到长寿坊的时候。”

;;;;薛白往东面的虢国夫人府看了一眼,道:“不拜访也行的。”

;;;;夫妻二人登上车马,一路到了敦化坊颜宅。

;;;;颜嫣在薛宅时从来没有流露过什么情绪,这次回家却是忍不住抱着韦芸、崔氏哭了出来。

;;;;颜頵想要劝慰,却不知如何劝,在一旁挠了挠头,最后道:“阿姐,别哭了,阿娘要生一个弟弟或妹妹了。”

;;;;“你这孩子,嘴上没个把门的。”韦芸当即便教训了儿子一句。

;;;;但至少,颜嫣没再哭了。

;;;;薛白与颜真卿不太在意这些小儿女情态,寒暄了一会之后,便到书房去谈话。

;;;;“恭喜丈人。”

;;;;颜真卿摆摆手,不欲谈私事,而是道:“张垍举荐我接替王维的官职,是你的主意吧?”

;;;;“是。”薛白道:“本想着摩诘先生能任中书舍人,可惜时运弄人。”

;;;;“所谓‘无功不受’。”颜真卿脸色有些严肃,道:“我在员外郎的任上还未有任何功绩,因攀附关系而动迁,坏的是大唐的吏治。”

;;;;这便是他与李林甫、杨国忠之流最大的不同,颜真卿也不迂腐,但考虑问题从来是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社稷之后。

;;;;薛白道:“大唐吏治早已经坏了,丈人却该尽快升迁,谋一任宰相。”

;;;;“我给你赐字,你是没听进去啊。”

;;;;“并非如此,而是社稷已岌岌可危。”薛白道:“丈人看看朝堂上的重臣,李林甫、张垍、陈希烈、杨国忠,可有能担当国事者?”

;;;;颜真卿叹惜一声,道:“纵观开元年间宰相,圣人用人,是心中有数的。如姚崇、张嘉贞、张说,能力过人,才华横溢,这些人能使大唐繁华,仓廪充实,而私德有缺,难免吏治腐坏;此时,则该用君子纠正风气,姚崇、张嘉贞之后有宋璟,张说之后有李元纮、杜暹,宇文融之后有张九龄。”

;;;;听他这般一说,薛白方才意识到李隆基以前频繁换相是有规律在的。

;;;;“若依此理,李林甫罢相之后,不该再选个‘能臣’,而该再选个道德君子才是。”薛白笑道:“丈人有很大把握。”

;;;;“方才说的是开元年间。”颜真卿道:“如今是天宝年间……李林甫任相十余年来,圣人用人已不同于往昔了。”

;;;;他的意思,圣人不可能再用一个清廉君子来纠正风气。

;;;;薛白道:“事在人为。”

;;;;颜真卿既然说了这话题,他心里也是认可薛白的想法,如今满朝重臣无道德君子,而大唐已到了必须褪去浮躁才能长治久安的时候,如《贲卦》所言“白贲,无咎”。

;;;;他愿挺身而出,纠正风气,又不愿无功受禄,败坏吏治,那便只有一个做法,立功。

;;;;“在长安当郎官虽好,却未必是丈夫立功之所。”颜真卿似也在犹豫,踱步到窗前,望着远处,道:“河陇有大功业,我也许该再去一趟陇右。”

;;;;薛白知道颜真卿最近在忙着与吐蕃打交道之事,此事隐秘,颜真卿连他也没有告知详情。

;;;;显而易见的是,吐蕃策反南诏,大唐必然要有所反击。哪怕要征南诏,河陇也该出兵牵制吐蕃。

;;;;颜真卿才从陇右回京不到一年,如今妻子有了身孕,再要外放,难免会有些顾虑。但他很清楚,当今这形势,陷在长安的勾心斗角里,道德君子是赢不了的,得有一场实打实的大功业。

;;;;……

;;;;从颜宅回家的路上,薛白想到一个问题。

;;;;若是婚礼那夜,他更早知道李隆基、李亨都会来,安排好死士刺杀了这对父子会如何?

;;;;也许还是阻止不了变乱,安禄山已经回范阳了,听说长安出了这么大乱子,只怕要领兵来勤王。即使没有安禄山,其党羽也许还会推出一个人来叛乱,比如史思明。

;;;;而李隆基身为天子,如此执迷不悟,若不除掉,又如何阻止叛乱?

;;;;薛白一直想要阻止安史之乱,可经历了天宝九载开春以来的种种,忽感到自己似乎阻止不了。

;;;;他不会退缩,却知该做两手准备,若阻止不了,则该以最快速度平定。

;;;;想着想着,已回到了薛宅。

;;;;隔壁的宅院还在搬家,而薛宅门外却站着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。

;;;;“敢问可是薛郎回来了?”

;;;;薛白打量了对方一眼,道:“何事?”

;;;;“有人托小人带封口信给薛郎。”对方从袖子里亮了一枚牌符。

;;;;薛白遂招他近前说话。

;;;;“田将军回长安了,想要见薛郎……”

;;;;

;;;;许久未见,田神功的气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更沉稳了,更有气质。

;;;;但他看薛白的眼神还是一样。

;;;;“本想说,随将军一道回长安,能赶上喝郎君的喜酒,可才到关中,将军便说来不及了,他策马先行。我们也不敢违命。”

;;;;田神功说到这里,田神玉插嘴道:“我本是想与将军说的,让我们护送他策马回长安,阿兄拦住了。”

;;;;薛白道:“不说是对的,军命最重要。”

;;;;他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酒囊来,道:“喜酒。”

;;;;“谢郎君!”

;;;;三人说话的地点在丰味楼一间隐秘的屋舍,因薛白并不想太早让旁人察觉到他与田氏兄弟之间的关系。

;;;;喝了酒,说过了在河东的经历,田氏兄弟看向薛白,则是感慨不已。

;;;;“我们在边关,也听说了郎君中了状元,当了高官。”

;;;;“小官而已。”薛白真心觉得这是小官,摆手不谈,问道:“王忠嗣对平定南诏是何打算?”

;;;;王忠嗣虽与他交好特意风雨兼程赶回来赴他的喜宴,却没有在喜宴上与他多谈。

;;;;这些事,算是机密军情。

;;;;田神功、田神玉听了问话其实也为难,但犹豫片刻,还是向薛白透露了。

;;;;“节帅愿意南下。”

;;;;“旁的我们真不知道,但节帅认为,攻南诏,当如高仙芝灭小勃律国,兵不在多,在出其不意。”

;;;;“你们会随他南下?”

;;;;“是。”

;;;;田氏兄弟有些振奋。

;;;;河东不比陇右有建功立业的机会,他们早盼着到南诏立功却不曾担心过水土不服,或中了南边的瘴气。

;;;;

;;;;同一天,李隆基召见了王忠嗣。

;;;;他们是义父义子,却有许多年没有好好地谈上一场了。

;;;;王忠嗣一进殿便拜倒在地,表明了态度,道:“阁罗凤叛陛下而侍吐蕃,辱大唐天威,臣愿为陛下擒他回长安,献捷于宫门外,消陛下之怒!”

;;;;“起来吧。”

;;;;李隆基对这回答并不惊讶,问道:“河东节度使的人选,你以为由谁担任为好?”

;;;;王忠嗣沉默片刻,应道:“臣平南诏,只需要半年之期。”

;;;;原本和睦的气氛稍稍一凝,李隆基对这回答十分不喜,却没有逼王忠嗣举荐人选。

;;;;毕竟这人选还轮不到王忠嗣来定。

;;;;“半年之期,你打算如何平定南诏?”

;;;;王忠嗣抬头,有些大胆地看了看殿内的旁人,见服侍圣人的都是一些老内官了,方才开口。

;;;;“回陛下,臣大胆……臣抱恙在身,请先在长安歇养……”

;;;;()

;;;;